压缩空气管道作为工业设施中常见的动力输送系统,其安全标识的规范化直接关系到操作安全及维护效率。根据国家标准《GB 7231—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、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》的规定,压缩空气管道需使用浅蓝色作为基本识别色。这一标准与国际通用规范保持一致,旨在通过颜色实现快速辨识与风险规避。
浅蓝色被确定为压缩空气管道的标识色,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:
压缩空气虽不属于易燃易爆或剧毒介质,但高压气体泄漏仍可能造成冲击伤害或设备损伤。浅蓝色在工业环境中辨识度高,且与其他危险介质管道(如黄色代表易燃气体、红色代表消防设施)形成鲜明对比,有效避免误操作。
国家标准明确将浅蓝色分配给空气介质(包括压缩空气和仪表空气),统一规范避免了不同企业或厂区采用不同颜色导致的混淆问题。例如:
黄色:易燃液体或气体
绿色:水或非危险介质

紫色:酸或碱溶液
浅蓝色:空气或动力气体
浅蓝色在多数光照条件下(包括昏暗环境)均能清晰识别,且与管道标签上的文字说明(如压力值、流向箭头)搭配时对比度适中,便于阅读。
仅采用浅蓝色涂刷管道并不足以完全满足安全需求,需结合以下措施:
管道表面应间隔标注介质名称、流动方向及压力范围。例如,在浅蓝色基底上以白色字体标注“压缩空气”“0.7MPa”等内容,关键阀门处需加挂操作警示牌。
区分不同类型空气管道
仪表空气:同样使用浅蓝色,但需额外标注“仪表空气”以区别普通压缩空气;
真空管道:虽与压缩空气反向运作,但仍属空气介质,同样采用浅蓝色标识。
特殊情况的处理
若管道同时输送多种介质(如压缩空气与氮气切换),需以浅蓝色为基色并加注双标签明确当前状态,或通过阀门分区色标进行区分。
严禁将压缩空气管道涂成红色(易与消防管道混淆)或黄色(易误认为易燃气体),即使企业内部有历史沿用颜色,也需逐步整改至国标要求。
管道检修或更换后需及时恢复标识颜色,避免因局部修补导致颜色缺失或错误。定期开展安全巡查,确保标识系统完整清晰。
压缩空气管道的浅蓝色标识不仅是法规要求,更是保障作业安全的基础措施。通过规范的颜色应用与标签补充,可显著降低人为操作风险,提升维护效率。企业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,同时加强人员培训,确保从识别到操作的全程安全可控。